近日,武汉市总工会发布《2022年市级和市级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通报》,对31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21个市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进行通报。武汉生态投资集团所属机施公司黄祥国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2年武汉市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所属桥梁公司程华强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2年武汉市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团公司首次两个工作室同时被命名,是集团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带群建取得的新成果。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党建引领群团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创效的生动实践。武汉生态投资集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着力打造成为创新创效的孵化站、人才培养的练兵场、改革发展的助力器。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劳模的示范引领下,加快培育核心技术、核心人才,俨然成为了集团公司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职工建功平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祥国、程华强创新工作室,看看工作室如何发挥“头雁”作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释放创新源动力
黄祥国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以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机施公司副总经理黄祥国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经过8年潜心钻研、攻坚克难,这支最初仅十余人的工作小组,在优化创新、全员培训、竞赛拓展、班组建设方面全力输出,队伍日渐壮大、成果渐显丰硕。
“创新工作要紧紧围绕主责主业,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黄祥国深有感触地说。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企业发展重点领域,攻坚大型城市高架、复杂城市地下空间、BIM数字化、绿色建造等方面重大课题,对复杂城市高架施工成套技术进行攻关,为雄楚大街、光谷一路排水通道工程、光谷大道南延、南泥湾大道、额头湾高架桥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机施公司竣工项目质量合格率100%。
如何推动BIM技术与项目生产从“共存共生”到“互融互促”?这是工作室致力攻克的一大课题。工作室启动机施“BIM”学堂,重点项目组建BIM小组,请专家授课、观摩行业先进、职工夜校培训、技能交流比武,各类技能提升活动有声有色。
工作室牵头推动“BIM攻关”活动,在优化建模、可视化展示、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交底、施工进度模拟、物料最终等方面利用BIM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思维创新,解决和完善了多项技术难点。光谷大道南延项目获“第五届国际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最佳路桥项目BIM应用奖。南泥湾项目通过动态监测支架体系变形数据,提供实时预警,确保砼箱梁顺利浇筑。依托额头湾项目开展的“新型预制装配式路面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科研课题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受理发明专利6项,投稿科技论文1篇,编制湖北省《预制装配式路面现场施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已通过省住建厅专家评审,正在申报国家技术规程。
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过程,既是机施公司积极推动BIM技术应用落地的攻坚过程,也是黄祥国创新工作室持续打硬仗、啃下硬骨头的成长过程。
黄祥国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师带徒”“传帮带”的作用,以青年技术人才为主体,依托专题讲座、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形式,通过开设“开学第一课”岗位技能培训、施工技术线上交流培训、机施智学进项目、职工夜校等活动,以“职工学、师傅教、重考核”的模式加快青年职工成长,激励青年技术人才在工作中主动担负重任。
在黄祥国的示范带动下,年轻技术骨干纷纷扎根工地,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创新成果发挥效益的动力源。工作室党员技术骨干主动放弃休假、连续值守,确保项目支架成像监控无误。青年技术员顶着烈日泡在现场,试验、推翻、再尝试,为了更好地掌握新型预制装配式道路施工技术。深夜的办公室灯火通明,QC小组成员们伏案耕耘,一次次排练、一遍遍完善,不断提升公司QC活动水平……
依托光谷大道南延线项目,工作室创建出了公司级的BIM项目管理平台,研发出了12项智慧工地应用。机施公司科技创新硕果累累:6项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创新研发,其中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2年,还获评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激发创效新活力
程华强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0月,由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黄鹤英才”优秀青年人才、武汉市市政行业优秀总工程师、桥梁公司总工程师程华强博士领衔,共有11名成员,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8人。工作室以劳模精神引领职工立足岗位,大胆创新,致力于桥、路、轨、水生态、地下空间等行业前沿创新研究,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工作室立足生产一线,着眼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劳模、技术专家、技能骨干在科研攻关、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培养打造管理型、技术型人才队伍,引领创新发展。创立至今,共立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省级工法17项、国家级QC奖项2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技术专刊1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2项,创新成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城市桥梁施工领域,依托江北快速路新河大桥和香溪长江大桥项目,工作室研发了“城市滨江景观钢拱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城市滨江桥梁建设中对混凝土抗裂性能、耐久性及景观要求高的难题;研制了城市滨江桥梁装饰拱整体提升系统及缆索吊、桥面叠合板快速施工技术,实现了城市滨江景观钢拱桥快速、安全、高效施工。在水生态治理领域,研发了疏浚底泥一体化处理成套技术、底泥长距离输送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等环保疏浚的核心技术,解决了城市湖泊敏感区域底泥环保清淤、长距离输送、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难题。在地下空间施工领域,研究出基于GIS+BIM的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基坑监测平台,构建了基坑工程安全评估模型和数据库,解决了复杂环境下城市中心区基坑监测的施工难题。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技术的积极性,工作室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以师徒带教、培训指导、教学研讨、课程开发等形式,积极投身人才梯队建设和专业技能提升,直接推动和带领广大职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并将培育出的人才输送至公司各岗位。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开展技术服务于经营生产,利用技术创新成果打造的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南泥湾项目等精品工程,多次荣获湖北省“楚天杯奖”、武汉市“十佳创新项目”、“工人先锋号”。期间荣获国家级质量奖3项,省金奖5项,市金奖4项,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程华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更多的青年人才发光发热,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