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主会场在武汉,分会场设在瑞士日内瓦。这是我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大会将为武汉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作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千万级人口城市,也是一座身边处处有湿地、密集人口与绿色生态和谐相处的超大城市。江城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情怀、汇集了武汉湿地保护的丰富经验、百湖治理的长期智慧、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勇当英雄城市建设者、生态文明践行者的坚实足迹,记录了碧水人勇当英雄城市建设者、生态文明践行者的坚实足迹,还岸于民,守护生命长江。
金秋的江城,青山江滩,水清岸绿,白鸟忽飞,丹枫相映。
这座充满工业风的生态公园是湖北省首个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江滩公园,曾荣膺国际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湖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乘车途经青山江滩,只见长江水面宽阔,沿岸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宜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滩生态综合整治工作表示肯定。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武汉开幕之际,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走进青山江滩,探寻江滩生态蝶变背后的故事。
如今,拔掉“锈码头”,镶上“绿丝带”的青山江滩,总绿化率超过80%,在武汉江滩公园中排第一,青山江滩每年能增加碳汇量约723.8吨,释放氧气约2400吨。沿江风光带、生态圈、宜居圈正徐徐铺展开,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战略之下,通过实施防洪清障、岸坡整治、堤防加固、景观绿化等工程措施,曾经的生产岸线,变成了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景观岸线,把长江还给人民,是碧水集团持续多年的努力。
2020年12月,长江大保护新篇开启,由碧水集团实施的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动工,开启了武汉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全新篇章。项目涵盖长江、汉江岸线总长396公里,定位为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示范、长江大保护的样本、世界级滨水空间的典范,实现“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
目前碧水集团已高标准、精细化完成了八铺街堤、汉阳江滩、洪山江滩、汉阳碧道、江北碧道、江滩闸口改造等6个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子项工程。此外,杨泗港都市T台、青山湿地一期及二期、南岸嘴节点等7项子工程正加速推进。
建设处用心用力,不遗余力;留白处谨慎落子,静待良谋——一切只为人民美好生活,这是碧水人的选择。
河湖共治,擦亮百湖之市
新时代十年,武汉人更清醒地认识到,湖泊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武汉的湖泊。
武汉兴于水,也忧于水,流域特征多样、问题复杂。面对武汉攻坚水环境治理中难啃的“硬骨头”,碧水集团勇当治水“主力军”,以“三湖三河”流域综合治理(南湖、汤逊湖、北湖、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为突破口,打破碎片式水环境治理的弊端,开创性提出了全流域综合治理的理念。
南湖是典型高密度成熟区域的城市景观内湖,水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一度水质恶化,每逢雨季渍水问题更是困扰周边居民已久。通过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实施污水收集处理,初雨治理,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多项工程,使南湖甩掉了曾经劣V类的“帽子”。
百湖之市的生态名片不断擦亮:在亚洲第一大城市内湖——汤逊湖,排口截污改造首次大规模应用智能分流井和截流井技术,实现自动化精准运行;千年古河巡司河打响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周边居民首次拥有了家门口的生态公园;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的重点子项——铁路桥地下净水厂投入运营,作为华中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大型净水厂,将地面空间建成游园,还于市民、还于生态……
如今,“三湖三河”水体水质逐年好转,面源污染控制良好,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江河湖泊与城市共生长,人水和谐发展愈从容,这是碧水人的承诺。
以人为本,建设美丽中国
深秋时节,候鸟南迁,在东湖,在沙洲边、在湿地中、在江堤旁,其中不乏青头潜鸭、黑鹳、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鸟类是湿地的常客,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的种群多寡、活动状态与当地环境息息相关。
很难想象,20世纪90年代,东湖水质一度跌至劣Ⅴ类,水生植被覆盖率下降至5%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东湖水质的下降,伴随而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大幅削减,尤其是水生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70%左右下降至2000年的5%左右。
2020年4月,碧水集团启动了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水体清淤、设置分区围隔、种植沉水植物等措施,重构水生态系统,目前已形成28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320万平方米。通过不断强化水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东湖迎来40年来最好水质,已成为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碧水集团在水环境、水生态建设运营中,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在绿色共享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青山江滩设计之初,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保留城市记忆,沿用土堤结构,首创缓坡式生态堤防,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保留了江滩原有的生态风貌;在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过程中,兼顾防洪需要及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同时增设无障碍出行通道,提升城市的厚度与温度;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三湖三河综合治理,不断扩展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守护水安全提升城市韧性,切实增进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成长于英雄城市,受大江大湖滋养的碧水集团,将继续把初心使命书写在武汉城市基础设施翻天覆地的建设发展中,彰显在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里,继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巍巍长卷,向世界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是碧水人的信念!